- A+
为了帮女儿走出消极厌学的状态,我这阵子恶补了不少亲子沟通技巧和教育方法,越反思越心惊——原来最糟的家庭教育,就是在琐事上没完没了消耗孩子!
你想想,要是咱当家长的,天天盯着孩子的小毛病念叨、批评,动不动就发火,其实是在给孩子造一座"情绪牢笼"啊。
一方面,咱自己眼里全是孩子的问题,就像揣着块吸负能量的海绵,情绪说炸就炸,整天焦虑得不行。
另一方面,孩子在这种处处被挑错的氛围里,整天提心吊胆,不知道哪句话、哪件事又会挨说,再加上咱拔高嗓门的训斥,整个人都绷得紧紧的,喘不过气来。
时间一长,孩子就变得越来越被动,做啥都畏畏缩缩。不敢想新办法,不敢尝试新事物,身上那点勇气和动力,早就被磨没了。天天被纠正、被指责,就像有个小水泵在慢慢抽走他们的精气神,连放松笑一笑都成了奢望。你说,孩子活得这么小心翼翼,哪还有精力扑在学习上、用心感受生活呢?
想到这儿,我才惊觉——我以前就是这么对女儿的啊!
她写字慢了点,我就忍不住吼:"你咋这么磨蹭?干啥都拖拖拉拉,能不能利索点!"
她考试因为粗心丢了分,我脱口就是:"真是烂泥扶不上墙!这话我说多少遍了?你是笨吗?"
她想辩解两句,我火更大:"少找借口!有本事就把事做好,谁愿意天天说你!"
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,只要她没按我的想法来,我就忍不住发脾气,把小事放大,劈头盖脸一顿训。
后来才知道,脑科学研究早就说了,长期责骂孩子,后果真的很严重:孩子的大脑会一直处于"战斗模式",影响智力发育,记性变差、反应变迟钝都是常事;
而且大脑里负责情绪的杏仁核会变大,让孩子对压力和恐惧特别敏感,更容易焦虑、情绪失控,学习能力自然跟着往下掉。
现在回头看,那些事真值得发那么大火吗?最后呢?女儿在这种没完没了的压力下,扛不住了,开始讨厌学习,情绪也一天比一天低落。我以为的"负责",其实是在伤她啊。
想明白这些,我赶紧调整教育方式,学着不在琐事上跟孩子较劲,让她从消耗里抽出身来。慢慢的,她眼里的光好像又亮起来了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