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+
【周女士】:
吴老师,您好!
我现在都不晓得该咋办了?请吴老师指教。
前阵子报了三万块的心理学课,想着学好了能帮人,也能赚点钱贴补家用。可学完更慌了——接个案时总怕说错话,收费低了不够课时费,收高了没人来。上周同学聚会,以前当会计的闺蜜都开上新车了,我还在为下个月房租愁。
白天送完孩子就泡在图书馆啃专业书,晚上哄睡娃再熬夜整理笔记,老公说我“瞎折腾,不如找个稳定班上”。那天帮邻居疏导完情绪,她塞来一箱苹果当感谢,我站在厨房看着苹果掉眼泪——我是真喜欢听人说“跟你聊完舒服多了”,可这份喜欢,咋就撑不起日子呢?吴老师,难道热爱心理行业的人,就只能穷着吗?
【吴一钶】:
周女士,你好!
听你说看着苹果掉眼泪,心里像被揪了一下——多少热爱心理学的姐妹都走过这路:捧着一颗想助人的心,却在现实里碰得头破血流。你不是瞎折腾,是没找到把热爱变成底气的法子。那些深夜啃的书、用心做的疏导,都该有价值,不光是精神上的,也该有实实在在的回响。
我见过不少和你一样的人:有人考了一堆证却不会谈收费,有人接案接到累垮还赚不够课费,有人总觉得“谈钱就不纯粹”,结果自己日子过得紧巴巴。其实啊,心理学从来不是只能“为爱发电”的事,关键是有没有人带你找到那条“既帮人又养己”的路。
就像有人靠着成熟的课程体系少走弯路,不用自己从零攒课件;有人借着现成的运营支持,不用熬夜想怎么让人知道自己;还有人跟着一群同路的姐妹互相搭把手,接案时有人给建议,谈钱时有人教方法。你那些“怕收费、缺客源、愁变现”的难,不是能力不够,是没站在能借力的地方。
下面的建议也很重要:
别一个人硬扛。咱们好多曾经和你一样迷茫的姐妹,凑在一起分享“怎么谈个案费”“怎么平衡带娃和接案”,慢慢就摸出了门道。你不是孤单一人,往前走时,总有人能拉你一把。
祝福你🌹
【💝】幼小衔接和1-12年级中小学教辅学习姿料,每天更新!进👗
#心理行业变现 #女性轻创业 #热爱与赚钱平衡 #心理学从业者 #吴一钶建议 #幸福与财富 #女性成长互助 #心理事业突破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