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+
【冯家长】:
吴老师,你好!
我现在都愁得睡不着,真得请您给支支招。
一说起带娃,网上总说“要给爱和自由”“让孩子自己做主”,可这“自由”的分寸哪是那么好拿捏的?我家娃上二年级,刚过去的暑假,光这作业的事就快把我熬垮了。
您瞅瞅,周围邻居家的娃,好多暑假作业都没完成,有的语文老师让看三十本绘本,愣是只看了一本。到了暑假快结束那几天,朋友圈全是“孩子赶作业”的图——有孩子凌晨爬起来写的,有坐车都捧着练习册的,还有的瞅着堆成山的作业,干脆把笔一扔说“不写了”。
我家娃也没好到哪去,虽说没完全摆烂,但也是磨磨蹭蹭。我盯着吧,催一句他怼一句,要么就趴在桌上哭,娘俩吵得脸红脖子粗;不催吧,又怕开学交不上作业,老师问话时他难堪,更怕他养成“拖拖拉拉”的毛病,以后对自己越来越松。
我也想过“放权”,让他自己承担没写完的后果,说不定受次教训就改了。可又怕真撒手了,他彻底放任自己,以后连学习的劲儿都没了。这“管”和“不管”之间的分寸,真比走钢丝还难,我这心里跟猫抓似的,到底该咋做才对呀?
【吴一钶】:
冯家长,你好!
你这纠结我太懂了——多少家长都栽在“想给自由又怕失控”里,其实不是你没本事,是没摸透“自由”的真意思:自由不是撒手不管,是“帮他立规矩,再让他自己走”。
就说暑假作业这事儿,为啥孩子总拖到最后?不是他懒,是他没概念——二年级的娃哪知道“一个月”“三十天”该咋规划?你要是一放假就把作业扔给他说“自己安排”,他瞅着“整个暑假”的时间,自然就慢悠悠耗着。
真要拿捏分寸,得先“搭架子”再“给自由”。比如刚放暑假时,你可以和他坐下来,把作业按天数拆开:“这三十本绘本,咱每天看一本,周末多瞅两本行不行?”让他自己在日历上画勾,完成了给个小贴纸——既给了他“自己安排”的感觉,又悄悄帮他把任务拆细了。
至于“催不催”,关键在“少说教,多瞅着”。他要是磨洋工,别吼“你咋又不写了”,不如递杯水说“刚瞅你写的生字,比上次工整多了”;真到了快截止还没写完,也别替他急着补,让他自己去跟老师说——孩子其实比咱想的要脸,老师轻轻问一句,比咱催十句都管用。
下面的建议也很重要:
别总把“自由”当“不管”,也别把“管”当“盯着骂”。先帮他把“该做啥、啥时做”捋清楚,再让他自己扛责任,比瞎催管用得多。
咱们身边不少家长之前也愁这事儿,后来凑在一块聊,你说个招我补个法,慢慢就摸出了门道,偶尔还能顺道拿点带娃的小本子,照着试也省心。你也别太急,慢慢试总能找到合自家娃的法子。
祝福你🌹
【💝】幼小衔接和1-12年级中小学教辅学习姿料,每天更新!进👗
#暑假作业家长攻略 #亲子沟通分寸 #二年级育儿技巧 #自由与规矩怎么平衡 #吴一钶智慧育儿 #家长纠结破解法 #家庭教育经验分享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