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+
【女士】:
吴老师,您好!
我现在都不晓得该咋办了?请吴老师指教。
女儿今年上大学,送她去报道那天,看着宿舍门关上的瞬间,我突然觉得两手空空。回家路上,老公开车说“以后终于能清闲了”,可我看着窗外掠过的树,眼泪止不住地掉。
这十几年,我的日子像按了重复键:早上六点起做早餐,送她上学后去菜场,下午接放学、盯作业,晚上洗一家人的衣服。现在闹钟响了,伸手想叫她,才想起屋里就剩我和老公。
上个月试着报了个瑜伽班,才去三次就被婆婆叫回去给小叔子看孩子,说“你反正没事干”;想重拾年轻时喜欢的画画,铺开纸却发现满脑子都是“该做晚饭了”。那天整理衣柜,翻出压箱底的师范毕业证,突然想起自己当年也是想当老师的。
吴老师,我是不是太不知足了?可我看着镜子里鬓角的白头发,总觉得这日子像杯温吞水,没滋味,又咽不下。我还能有自己的生活吗?
【吴一钶】:
你好。
听你说“两手空空”的瞬间,突然想起摩西奶奶——76岁才开始画画,80岁办画展,她说“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”。你不是不知足,是被“妈妈”“妻子”的标签裹得太久,忘了自己本来的模样。
女儿离家后的心空,不是失去,是留白。就像孙明慧,60岁退休后才开始骑行,45天骑完6316公里,71岁还在健身房练引体向上。她年轻时也是食堂工人,可退休后才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。你压箱底的毕业证,和她落灰的健身服一样,都是藏着光的念想。
你说被婆婆叫去看孩子,被“没事干”捆住,这太常见了。多少中年女性像张赞英,从副教授活成“丈夫的保姆”,临终才说“想走自己的路”。但你不一样,你已经在想“自己的生活”,这就是醒的开始。
试试从“小叛逆”做起:瑜伽班别停,告诉婆婆“我也有课要上”;画画不必求好,哪怕每天涂十分钟;把老公的衣服扔给他自己洗,说“我今天想歇歇”。臧健和32岁带着女儿在香港街头卖水饺时,谁能想到她后来创办“湾仔码头”?改变从来不是大张旗鼓,是从“我想”到“我做”的一小步。
下面的建议也很重要:
别等“有空”,就现在。哪怕每天留半小时给自己,去公园走走,看本闲书,或者只是发发呆。身边很多姐妹都走过这段路,凑在一起说说怎么“抢回自己的时间”,心里会亮堂很多。
你才不算老,日子也不是定局。就像春天的树,落叶后总会抽出新芽
祝福你🌹
【💝】幼小衔接和1-12年级中小学教辅学习姿料,每天更新!进👗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