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+
深夜十点,女儿的语文试卷摆在茶几上,红叉刺眼——"桃园三结义的人物"填成了"曹操、孙权、刘备","三绝"只写对了诸葛亮的"智绝"。我压着火气问她怎么回事,她嘟囔着"这书太厚了,人物关系太乱",眼泪啪嗒掉在卷子上。
上周家长会上,老师特意强调:四大名著是小升初必考内容,尤其是《三国演义》,光看电视剧根本应付不了考点。可我给孩子买的原著她翻了不到十页就扔在一边,说"看不懂"。直到昨天在小区碰到六年级的朵朵妈妈,才知道问题出在哪。
朵朵去年小升初,语文考了98分,《三国演义》相关的题目全对。她妈妈掏出手机给我看朵朵的笔记:诸葛亮的主要事件用红笔标了"火烧赤壁、空城计",关羽的"义绝"旁边画了个小青龙偃月刀,连"既生瑜何生亮"的歇后语都配了简笔画。"我没让她硬啃原著,"朵朵妈妈说,"就是把考点拆成了小故事,比如讲'草船借箭'时,顺便让她记诸葛亮的'智';说'华容道'时,就提关羽的'义'。"
我突然想起女儿前几天抱怨"曹操又奸又厉害,怎么记啊"。其实像"奸绝"曹操这样的考点,完全可以结合"割须弃袍""望梅止渴"这些小故事来记,就像朵朵笔记里写的"曹操的猜忌——杀吕伯奢",孩子一下子就记住了。
凌晨整理资料时,发现《三国演义》的考点真的有规律:人物部分抓"字+绰号+事件",比如"赵云字子龙,常胜将军,单骑救主";情节部分记"三大战役+经典故事",像赤壁之战里的"苦肉计""借东风";还有歇后语和成语,比如"周瑜打黄盖——一个愿打一个愿挨"。把这些串成小故事,孩子每天记两个,两周就能理清楚。
刚才刷家长群,好几个妈妈说"孩子分不清五虎将""记不住以少胜多的战役"。其实这些都有巧办法,就像我整理的那张"人物关系图",把刘备阵营、曹操阵营的主要人物用线连起来,旁边标上关键事件,孩子一看就明白。
小升初就像过独木桥,别人带着清晰的考点笔记稳步走,咱家孩子要是还在乱翻原著,真的会掉队。别等考试成绩出来才后悔,现在花点时间帮孩子把考点理清楚,比什么都强。
【💝】幼小衔接和1-12年级教务资源和中小学教辅姿料,每天更新!进👗
#三国演义考点 #小升初语文 #吴一钶题库 #四大名著 #小学阅读 #赢在起跑线 #教辅资源 #中小学教辅资料 #小学语文教辅推荐
+V♥️:1549203538 获取免费使用技巧和指导 进👗岭完整姿料🎉
关注公众号吴一钶(wuyike5),解锁更多中小学教辅学习资料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