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+
为什么你熬通宵剪的视频,配音后没人看?
小夏把剪辑好的服装测评视频来回拖动,屏幕里的碎花连衣裙衬得模特格外亮眼,可她一开口:“这裙子穿上特显腿长”,沙哑的嗓音混着深夜的空调噪音,瞬间把精致感拉回谷底。刷到同赛道博主的视频,人家那清甜的女声念着“高腰设计修饰比例”,评论区满是“求链接”,而她的视频发了两天,播放量刚过300,连闺蜜都调侃“听你配音像没睡醒”。
做家居收纳分享的阿琳更崩溃。为了录“衣柜分区技巧”,她蹲在衣柜前举着手机,怕吵醒加班的老公,声音压得像耳语,粉丝私信说“听不清,直接划走了”。她试过用被子裹着手机降噪,结果录出满屏闷响;买了百元内的麦克风,录出来的声音又干又硬,像机器人读说明书。看着别人的收纳视频动辄几万赞,她盯着自己乱糟糟的衣柜,手里的收纳盒都差点摔在地上。
刚毕业做校园vlog的小宇,愁得对着电脑叹气。好不容易拍出“图书馆隐藏学习位”的素材,配解说时却卡了壳——一口塑料普通话,“这里光线好还安静”说得磕磕绊绊,评论区全是“听得我尴尬症犯了”“求字幕”。他想找室友帮忙,对方一口网络梗把“食堂平价套餐”说得像讲段子,同学刷到后调侃“你这vlog是搞笑区的吧”,小宇脸都红到了耳根。
他们都试过自救:小夏找开奶茶店的姐姐配音,对方的烟嗓念“连衣裙测评”,听着像推销奶茶;阿琳让老公帮忙,糙汉音讲“抽屉收纳”,粉丝还以为是被迫营业;小宇甚至想过花钱找专业配音,一问报价,够他吃半个月食堂,只能咬咬牙放弃。
直到小夏在剪辑软件的插件栏里,瞥见个“文字转语音”的小图标。她半信半疑输了“碎花裙搭小白鞋超显温柔”,选了“元气少女”声线,点下生成的瞬间,她眼睛都亮了——那甜而不腻的声音,比她练了三天的效果还自然。换了配音的视频发出去,当天就有粉丝私信问“裙子链接在哪买”。
阿琳试着用它配“厨房抽屉收纳”,温和的女声把“分类放餐具拿取更方便”说得清清楚楚,评论区突然涌进上百人问收纳盒链接;小宇输入“图书馆三楼靠窗位超适合背书”,清晰的青年男声念出来,像同学在热情推荐,私信里全是求具体位置的。
现在小夏的服装测评视频成了“穿搭参考模板”,阿琳的收纳号涨粉比以前快两倍,小宇的校园vlog还被学校官微转发了。原来那些卡在喉咙里的解说,那些录不明白的台词,不是自己没能力,只是少个帮你“把话说好”的巧办法。
有些能让视频少走弯路的小技巧,要是能凑一块儿聊聊,说不定还能发现更多省事的门道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