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+
【陶家长】:
吴老师,你好!
我这阵子快愁得睡不着了,真得请您给说道说道。前阵子总刷到“要给孩子放手”的说法,说让孩子自己拿主意,才能练出自主能力。我家娃上三年级,我就咬着牙试了——作业让他自己定时间,周末去哪玩也让他选,结果这期末考试一出来,名次掉了快十个,班主任还特意找我,说他课堂上总走神,专注力比上学期差远了。
我现在满脑子都是问号:放手不对吗?可之前他自己选的奥数班,学着学着就说不想去了,我没拦着,最后退班时连课本都没翻几页;这次考前让他自己复习,他捧着漫画书看到半夜,说“我心里有数”,结果数学最后两道大题空着。
我要是催吧,怕他嫌我管太多;不催吧,他又真把事搞砸了。昨天他自己整理书包,愣是把周一要交的手抄报落家里了,站在学校门口哭着给我打电话,我跑着送过去时,腿都软了。吴老师,这“放手”和“管”的度,到底该怎么找啊?
【吴一钶】:
陶家长,你好!
你这纠结我太懂了——多少家长都在“放”和“管”之间踩坑,不是放得太松让孩子飘了,就是管得太细让孩子僵了,哪有那么容易拿捏?
其实你说的“放手”,本没错,可咱得看孩子的“接住能力”啊。就像学走路,得先扶着走几步,再松开手跟着跑,哪能一上来就撒开手?你家娃现在就像刚会站的孩子,你把决定权全递过去,他哪懂“奥数班要坚持”“复习得划重点”?他只知道“现在不想学”“漫画书好看”,这不是故意的,是孩子的脑子还没长到能算“长远账”的份上。
你说班主任提“专注力不足”,这正是关键——孩子没养成“做事得专心”的习惯时,你让他自己安排,他自然会边写作业边摸橡皮,边复习边翻漫画。
这时候“引导”不是“催”,是帮他搭“小架子”:比如作业别让他“自己定时间”,改成“咱试试用20分钟写完生字,写完能看10分钟漫画”,先帮他把“专注做事”和“有小奖励”挂上钩;
他选周末去处时,你别光说“你定”,可以说“你想去公园还是图书馆?公园得下午去,图书馆上午人少,你选哪个?”——把“大放手”改成“给选项的小放手”,他既练了选,又不会跑偏。
下面的建议也很重要:
别因这次考试就全收回来——偶尔让他自己试错也重要,比如他落了手抄报,下次你不用提前帮他收,只睡前问句“明天要带的东西都归位了吗?”就行。之前有家长在交流里说,她家娃忘带三次作业后,自己贴了张“出门前查三样”的便签在门口,比催一百句管用。其实这类小法子不少,有时候几个人凑着聊聊,就知道该怎么调,还有人整理了“不同年龄段放手清单”,照着对,就少走弯路。
祝福你🌹
【💝】幼小衔接和1-12年级中小学教辅学习姿料,每天更新!进👗
#孩子放手教育 #亲子引导技巧 #专注力培养 #家庭教育度 #吴一钶智慧育儿 #三年级育儿 #家庭教育经验分享 #孩子不听话怎么引导 #父母课堂 #育儿过来人
